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了数十年之后,投资者越来越成熟,在投资品种的选择和资产配置上日趋多元化。具有集合资产、分散风险和专家管理特性的基金自然深受广大投资者喜爱的投资方式。
然而,在现实中,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仅仅将基金与股票划上约等号,言基金投资必谈及股票,好像除了指数基金和股票基金外,没有了其它选择。其实,基金投资作为资产配置的选项之一,也需要多元化组合,而不是仅仅购买一只基金或是某个种类的基金。在2018年中国金融理财师大赛的评委和选手们看来,这显然已成为大势所趋。
首先,基金常常根据不同市场环境配置。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一定要跟着大环境走,这是没有错的。在接受金库网采访时,评委陈老师表示,“(投资者)对财富管理和个人客户经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进行资产配置”。
其实在基金配置上,也应该审时度势地做出主动调整。换句话说,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包括投资品种、投入的资金比例和预期收益。比如年前外汇监管变严,后续也出了一些海外投资通道收窄的消息,当其时可以提前布局好QDII一类的基金;又比如目前A股大盘出现调整,可以在2700下方酌情布局指数基金。但这种配置方式对基金策略制定者的经济、政策敏感度要求较高。
其次,基金往往根据不同投资风格配置。投资风格真的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东西,如果能真实地填写投资风格测试,大致对自己的风格有所了解。但评委陈老师却认为,“很多客户也许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以保险为例,配置过多保费会成为压力,用不到的也是鸡肋;配置过少就会有资产暴露在风险敞口之下,那么这个比例如何拿捏就需要我们理财师帮助他,挖掘他真正的财富目标。”
事实上,国内的很多基金投资者也确实是根据自我风格进行投资的。例如,保守型投资者,基金配置的大都放在保本型的固收类产品上,比如货币基金、少量定投配置指数型基金等;进取型投资者,股票型基金、指数基金、QDII、ETF等都是会尝试。但是,投资者的“喜好”并非实际需要,产生错配是很常见的事。
第三,不同品种的基金配置乃至资产配置是大势所趋。对此观点,评委陈老师非常认可,她指出,“一个人的财富管理,一定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而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做一个非常健康、非常全面、非常专业的组合,这是我们通过几十年来的理财行业发展,所能感受到的。”
选择不同类型基金进行配置,也是如此。要了解各类型基金的风险、收益和流动性,过程也许繁琐,但却必不可少。如果都选择同类型的基金,比如将全部资金买入不同名称但风格相同甚至连重仓股都有很多相同的股票型基金,将会陷入牵一发动全身的困境,一只基金跌跟着跌,一只基金涨跟着涨,需要冒很大的风险,目前重仓股票型基金的投资者恐怕感同身受。而如果投资者选择不同种类的基金,尤其是不同风格差异化大的基金,就会形成互补,可平滑风险。